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活动教案博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活动教案博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研究反思怎么写?
话题小,操作性强,指向性强,不会老是说大话,更加真实。“常”在教学工作中是一种常态,比如“数学日记”“起步作文”“作业新设计”,到时候落实课题和收集资料的时候,就会非常真实。我们可以真正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课题研究,进行课改,真正达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收集资料也是非常齐全和全面的。当然,需要课题“新”,与众不同,新颖独特,才能突破自我,与时俱进。
二、 课题研究工作要实实在在地去干,去落实。
比如,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要真的有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背景。要有实施的计划和安排。要有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平时需要开展一些会议的研讨或者会议记录,以及阶段性的***和教学反思。一个适当的时候,要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有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课例和经验总结。不是临到要交资料的时候,才去造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比如,去摘抄人家的论文稿子,或者用人家的教学设计等等。既有被人骂抄袭的风险,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课题研究虚有其表,不是真实的。
三、 在平时要积累资料,做好收集,到时才能整理好稿子。
你们认为老师的纸质教案有必要吗,能不能取消?
没有必要写纸质教案了。手写教案完全不能跟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多东西写和上课是两码事儿。
虽然没有必要写纸质教案了,为什么教师们还在写呢,而且必须写呢?关键是领导要检查,而且非得要手写的,别说不写教案不行,就连电子教案都不行。为什么呢?因为电子教案,可以从网上下载,教师们可以省时省力,好像教师们没干活似的,领导感觉老师偷懒了,所以不行。其实手写教案呢,事实上,大都是照着教案书抄写一遍,至于上课呢,教案根本用不上,教案只是写好后,等领导检查而已。但是领导认为,手写教案可以证明教师干活了,不然,好像没什么看得见、摸得着。没有教案,老师拿什么证明自己备课了呢?这也是凡事都要“留痕”的一种形式,还有很多工作,不是教师需要、不是教学需要,而是有关领导需要。
手写教案,已无异于画蛇添足。还有其他“多此一举”的事情,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不知何时能让老师把有限的时间都用到教育教学上,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还时间与教师,还课堂与学生。
我的建议是:
1)必须要有电子课件,集体共用,不断完善
原因:集体共用电子课件,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电子课件可以集集体智慧不断修改完善,精益求精。还可以追加各种动图,多媒体音视频。使内容呈现更直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2)要有纸质打印件,并且纸质打印件上必须有结合本班级实际情况所做的手工圈点和备注
原因:电子课件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直接拿公共电子课件去讲课,课前看都不看一遍显然是不合适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圈点备注,说明确实准备了,这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另外如果直接在电子版上备注,有些内容授课时又不方便呈现,写在纸件上,上课时自己能看到就可以了。
3)手写教案需要逐步淘汰
原因:时间是宝贵的,课前准备应该把精力放在完善公共电子课件,思考如何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更有实效,还有准备其他***材料上,比如各种教具。另外更重要的,只有把教案电子化,才方便集体共用不断修改,才能以更精彩的方式呈现。这电子课件的很多优势是手写教案做不到的。
末了,不要搞***。
教案是老师在授课之前做好的,一节课的教学方案。教案是否一定是纸质的呢?这就不一定了。一名成熟的教师,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习惯,写的教案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教案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可以是提纲式的也可以是卡片式的,可以是详细的也可以是简略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学校领导从管理的角度,常常提出详细或说是繁琐的各种要求。使得教案变成了老师的负担,写教案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
学校领导对此未必不知道,只是懒于去改变,仿佛老师少写了教案,领导就吃了亏,老师用电子教案,就是网上下载的,偷了懒。所以纸质教案对老师不是必须,对领导却必不可少。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是高山秋月明,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请点赞。如果您不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留言。
谢谢“平原春秋”老师的邀请。类似的问题我曾回答过两次,这是重要的事情让俺说三遍啊!好吧。
我的观点的,纸质教案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理由如下:
在教学信息化和办公无纸化的大环境下,当然应该提倡教案无纸化。写纸质教案既浪费纸张又耗费时间,同时又无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这一问题之所以被屡屡提及,可见一线教师对此反应强烈。
个别管理人员,工作讲套路,成绩看表面;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不倾听基层教师的心声,甚至是不信任教师,严重挫伤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均衡发展收获了阶段性成果,即便是边远地区的教师也都配备了电脑,已经为教案无纸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安排”,“教案”应该有,也必须有。但前提是教师的认真备课,是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而且这些教案完全可以电子化。
就像文同作画时的“胸有成竹”。教师上课,其“教案”也应该先存于大脑中,在课堂上具体实施时,再灵活调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按图索骥的是呆子,纸上谈兵的是赵括马谡——有课堂上拿着纸质教案亦步亦趋的教师吗?如果有,你要学会丢掉这种教案。
***如有个别教师已经养成了写纸质教案的癖好,或者要借此练习硬笔书法,我尊重这些老师的要求。
针对不同教师应该分别对待。对于年轻教师,应该认真书写,这也是熟悉教学各个细节、教学流程的方法。在书写教案的过程中,还能发现一些问题,以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
对于老教师来说,书写教案可以简略些,备课这么多年了,对教材内容很熟悉了,对他们来说,在教材中再加入一些符合时代信息的内容就可以了,对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写详细些。
对待不同学科也应区别对待。的像语文、历史等可以写出要点,写出关键就行了。像生物、化学等科目,可以先罗列出知识网络结构,再在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写出知识要点。像数学这样非常严谨、逻辑性又非常强的学科,则一定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写出知识之间内在的关联,写出定理公式所涉及的内涵和外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活动教案博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活动教案博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