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装备发展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装备发展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未来的战争武器该如何发展,有没有一种更为先进的武器淘汰航母和潜艇?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军事技术的发展伴随人类文明几千年,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的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
冷兵器时代看谁的刀枪剑箭更多更锋利,战争的胜负主要看敌我双方士兵的体能士气,指挥员的策略,热兵器时代看谁的枪炮打的远打的准杀伤力强,信息化时代看谁的信息化程度高,哪方信火一体的水平高,作战效能就强!
未来人工智能将逐步走向战场,智能机器人,无人飞机,无人军舰,无人潜艇,无人装甲车都会走向战场,未来的作战模式就是指挥员在房间里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感知战场态势,通过信息化指挥手段精确指挥作战单元实现作战目地!
航母这种水面大型作战单元只会更加先进和智能化!
未来的战争武器,势必会向更智能化、多用途化等发展。这些已经逐渐得到应验了,例如俄军为巷战而开发的巷战机器人。而美军也有类似的机器人项目,目前已经投入测试。可以协助士兵携带***、补给、背囊的“机器大狗”也是个例子。至于第六代战斗机,可能还会引入AI智能系统,协助飞行员驾驶飞机甚至发射武器等。
而淘汰航母和潜艇的武器也许在不久后就能通过技术论证。航母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全球性部署,并通过舰载机发起攻击。而现阶段的航母同样存在着不少局限。没准在未来,可以用作海、空军基地的浮岛,或者可以携带战斗机在全球范围内空域部署的空天母舰就能出现。
还有一个就是无人战斗武器的普及,比如无人战斗机越来越多,呈现小型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战斗车,无论是轮式的还是履带式的,都会像是玩具一样,轻松掌控。当然也会有带相控阵雷达的小型无人战斗艇。还有就是单兵装备的变化,随身可携带的附件也越来越智能化,就像电影《阿凡达》里面的一样,各种设备都具有科技感,智能化最为突出。
常规潜艇、攻击核潜艇主要用于反潜和攻击敌方军舰,战略核潜艇则是三位一体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看来似乎潜艇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但在未来20年内它的作用无可替代。但没准洲际导弹可以通过无人浮筒部署,因此战略核潜艇也可以作为战略核威慑平台的补充。也会出现能够隐身的潜艇,能在海里航行,还能飞到天上。
未来的战争武器如何发展,恐怕还会跟随着人类科技的脚步行进。至于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恐怕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却也不会太模棱两可。
未来科技会发展到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在可以预见的50年之内没有一种武器可以替代航母和潜艇。
现代战争的是四维空间,也就是:陆地,海洋、地下,海水下、天空、外太空。航母和潜艇是海军装备,一个是控制海面制海权的最强大的“集团军”,另一个是控制水下和打击海面/陆地的“隐身剑客”。
如果有替代航母和潜艇的武器出现,那么它必须要具备航母制海的能力和潜艇在水下航行,打击水面/陆地目标的能力。
其实,同时具备
航母和潜艇能力的武器早在二战期间就有了,是“日本帝国海军”在1943年1月开始建造的“伊–400级”潜水母舰。该型潜水母舰一共建造三艘:伊400、伊401、伊402。
伊–400级是二战时期最大的潜艇,水下排水量超过6300吨,装满燃料后可以航行赤道两⭕半的距离,日本人打算用它潜航到“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口,使用鱼雷攻击从大西洋舰队转到太平洋舰队的美军大型战舰,甚至要使用所搭载的“青岚”攻击机携带细菌***攻击美国洛杉矶、纽约这样的大城市。
伊–400级建造的很特别,艇体分成三个部分:水下主体、甲板机库和机库上面的指挥塔。在甲板机库内存放三架机翼折叠的“晴岚”攻击机,当潜水母舰抵达目的地上浮,打开密封机库将“晴岚”攻击机牵引到弹射导轨上面,飞机被弹射起飞后飞向攻击目标区...任务完成后返回到潜水母舰边上,再由吊车将它吊到母舰上回收。
晴岚攻击机在伊400级潜水母舰上准备弹射时就是这个样子。
伊–400级机库虽然只能装三架“晴岚”攻击机,但在当时已经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连德国和美国都没有想到、做到的事情,日本人想到做到了,确实是很超前的。
日本在建造伊–400级之前,改造了几艘大型远洋潜艇,可以装载一架“九五式水上飞机”。
日本开始打算建造18艘伊–400级,但是,由于在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两线作战,1943年的日本军国主义财力物力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勉强建造了3艘...并且它们建成之后似乎没有参加过战斗,最后都被盟军俘获。
伊–400虽然设计超前,可是受到了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它们载机太少作用很有限,最多起到骚扰的作用,根本无关紧要的装备,起不到与美军舰队对抗的作用。
无独有偶,
现在也有人打算利用苏联“台风级”和“奥斯卡级”核潜艇的技术为基础建造一型潜水母舰,据说可以搭载十余架苏–33这样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并且在两舷安装潜射反舰巡航导弹...但这个想法只停留在了模型阶段,因为设计/工程难度太大了!这样“潜水母舰”水下排水量要超过6万吨!这样巨大的潜艇在材料、艇体焊接、大功率反应堆制造...等等诸多方面,以目前的工业能力来说根本达不到!即便是将它建造出来,也只有十几架飞机与十万吨的航母七十五架相比差距甚大,而且就算是不打仗它在水下航行时庞大的体积“水声信号”非常明显,未等它打仗先被敌方的反潜兵力干掉了!
通过上面两个事例的说明,就可以知道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替代航母和潜艇的装备,这种武器远没形成1=2的能力,想两头都占,最终会两头都丢!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还是利用太阳光利害,比温压弹胜千倍。现时有了击光,还是小儿戏的。进入下一步就是太阳光的发展。这是空中的最先进武器。航母,潜艇是海上的战斗武器,由其是潜艇,在水深几千米以下发射导弹,谁人看得见?虽有反潜机同舰艇,但潜艇遂步也会发展反潜能力不被发现的更先进的潜艇的。潜艇在海上作战永远永远不会淘态的武器。
从技术角度,未来的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是打击精度更高,杀伤能力更大,生存能力更强,附带损伤更小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要求作战网络体系的支持能力更强,也就是分布式部署,网络化协同交战,单一武器平台必须融入整个联合作战大体系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航母和潜艇也不例外,否则在一个战场对双方都透明的作战环境中,再历害的平台也是靶子。双方较量的是作战体系,即预警探测、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为打击、效能评估等各作战系统组成的作战体系的较量,谁能保持自己的体系正常运转,谁就能获取战场优势进而夺取最后的胜利!
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科技的未来是什么?
你好,作为一名科技领域的创作者,在这里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是电脑性能的翻天覆地的改变,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讲,电脑性能的改变只是迟早的问题。根据统计,电脑性能,每18个月翻一倍,也就是说根据指数发展,未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会远远超过人类,[_a***_]就会出现强人工智能,然后强人工智能,会造出更强的人工智能,一直持续下去,会导致技术奇点……和以前人们的想象力,其实如出一辙。
其次,对于技术的看待,其实人们往往如出一辙,因为当年人们也是这样看待载人航空技术的。认为载人航天技术会永远指数爆炸发展。当然了,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一项技术发展,是呈S型发展的,而不是J型的。有指数增长时,也有平缓的线性增长的时候。蒸汽机刚出来时,那时候人们可能会认为蒸汽机技术,将会一直指数爆炸发展,直到未来产生一个基于蒸汽机的伟大世界。但后来蒸汽机技术停滞了,人们去点亮内燃机和电力的科技树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悟空:未来科技力量是朝着什么方向走的?
未来的科技力量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譬如:人类将要98%达到人工智能,环境要达到100%绿色环保,百姓在航天要做到[星际]间的完美畅游,所有的各种材料完全,低碳环保,强度更强,轻度更轻,严实更实等等……各大系列主攻方向,就是科技的的未来发展方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装备发展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装备发展趋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