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晷优秀科技活动方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日晷优秀科技活动方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仪”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
按照记载,“候极仪”包括位于南极云架顶端的上规和里面的定极环,加上赤道系统即可通过调节仪器极轴方向测量北极星过上中天的时刻。原本的仪器方案已经遗失,明朝仿制品改为地平式日晷。“候极仪”被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天文仪器的专有词汇。
2000年中国有什么伟大的建筑成就?
2000年中国建设了中华世纪坛等伟大建筑。
中华世纪坛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是为迎接21世纪新千年而建,于2000年12月全面竣工。它是一座日晷型的纪念性建筑。
中华世纪坛是一座日晷型的纪念性建筑。距离天安门城楼6500米,世界艺术馆位于主体结构内部,“日晷”下方,分占一层、二层以及地下一层。艺术馆以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大众需求为宗旨,是中国第一座世界艺术博物馆。
橘子洲头的《湘江宣言》石碑是哪年立的?
2009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国家环保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在湖南长沙联合主办了“2009***节约环境友好国际合作高层论坛”。
作为该论坛的一项活动,2009年4月18日下午,出席该论坛的海内外国家政要、企业高管、知名环保专家学者近五百人齐聚长沙橘子洲,为《湘江宣言》石刻碑揭碑。
《湘江宣言》的全文为——
基于对共同家园的深情关切,我们来自五洲四海,聚于湘江之滨,就环保事业宣言如下:
人类面临危机。工业文明创造巨大财富,同时给世界带来严重后果:能源和***过度耗费,水和大气大量污染,全球经济动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环境与健康***多发,人类须寻求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之路。反思于此,我们一致认同***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方针,高度评价中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改革举措。
我们主张消除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各种障碍,不分国别、民族和阶层,加强多方合作,共建广泛而有效的环保体系。
我们呼吁政治家切实担当历史责任,科学施政,严格法制,强化管理,加强教育,增加环保公共投入。
我们希望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道义,严格质量管理,落实环保措施,确保企业在公共利益之内谋求自身发展。
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准确的判断时间的?
在古代一定是两种方法:(一)用滴水法就是选一根细竹子,让水从竹子里往外流。下面用一个容器接水,一个对时接到的水分为十二分,那就知道接多少水是一个时辰了。(二)以日出日落来定。另外现在***有手机,自然就比钟表更精确了。
谢邀请,历史涨姿势,就看百小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还有点意思的话欢迎关注。
打更的时间主要是用的漏壶。先说说我们古代的时间刻度及计时工具。
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鼓、点。
时:是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尊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子时也(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鸡鸣者丑也(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平旦者寅也(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日出者卯也(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食时者辰也(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隅中者巳也(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日中者午也(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日昳者未也(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哺时者申也(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日入者酉也(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黄昏者戌也(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人定者亥也(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刻:古代的人们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因陶器质地疏松,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制成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水壶。我国的历史文献中曾说:“漏刻之作盖肇于轩辕之日,宣乎夏商之代。”若据此说,则是产生在黄帝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已普遍使用,然目前尚缺少实物证据。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漏壶计时的官员——擎壶氏,这说明至迟在距今3000年的时候,已正式使用和管理漏壶了。
漏壶有沉箭式和浮箭式两种。最初使用的是沉箭式,即用一只铜壶盛水,接近壶底部有一个小洞,壶中竖直插一根刻有刻度的木尺,木尺下端固定在一块船形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当水从小洞滴出后,人们根据水位降低后标杆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由于漏壶中水多时和水少时的滴水速度不同,影响到漏壶计时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由单只逐渐发展成为多只一套的漏壶,同时,还由沉箭式漏壶改为浮箭式漏壶。漏壶的级数越多,计时就越准确。实物表明,在浮箭式漏壶系列中,壶数最多的是4壶一套,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晷优秀科技活动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晷优秀科技活动方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