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清科技发展的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清科技发展的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为什么我国明清时期科技发展大都是总结,而无多少创新?
在意识形态落后的封建时代.重农抑商,对于工业技术认为是奇淫小技,教育中根本没有数理化的课程。尤其是清***闭关锁国,使我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了一个世纪。
国家就不鼓励人们去.发明创造,秀才举人只会做一点八股文,只凭几个补碗钉锅的小工匠能有什么发明创造。
宋元明清科技文化特征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许多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赵州桥、雕版印刷术、测量子午线、唐本草等等。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形成“中华文化圈”。
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明开始运用,科技文化继续领先世界。
明清: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伴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诞生了
③隋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完成。
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科技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以下是这些时期的一些科技和文化特征:
宋朝(960年-1279年):
1. 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时期,木活字印刷术逐渐普及,极大促进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
2. 流水产业的兴起:工商业发展,传统手工业逐步向流水生产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丝织、陶瓷、造船等。
3.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宋代科技显著进步,如针灸、药物研究、地理学、天文学、冶金技术、水利工程等。
元朝(1271年-1368年):
1. 火药的应用:元朝的重要科技成就是火药的广泛使用,不仅在军事方面有重要作用,也在冶金、医药、烹饪等方面广泛应用。
2. 进口纺织技术与手工业:元朝大规模***用了进口纺织技术,如丝织、造纸等,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
为什么明朝开始科技就渐渐没落了?
现在普遍的观点都是认为明朝中后期以后我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潮流,到了清朝末期,1840年***战争国门被打开,我国便开始沦为世界列强瓜分的鱼肉,也就是在1840年以后,再到新中国成立,我国一直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开端都是由明朝中后期开始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明朝中后期开始变得没落了,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封建统治末日余晖,走向了专制的巅峰
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并废除了丞相,至此,在中国古代存在了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就此终结,相权和君权,二者从一开始就是互相牵制的两股势力,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君权和相权的矛盾逐渐激化,终于到了,明朝被彻底废除,这也标志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走向了高峰。而这也使得中国的社会走向了没落。
“海禁政策” 小农经济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倭寇的侵袭,再加上内地平民不满官员的搜刮,也同倭寇结合在一起,共同反抗明朝专制统治。在明朝彻底清除倭寇之患之后,便在沿海地区实行“海禁政策”,这也就使得中国逐渐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外界的无法同部进行沟通交流,逐渐的使得中国社会同世界潮流脱节。
另外,再加上沿袭了2000多年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中国特有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都使得中国一直处在封建经济的环境当中,在这样的经济基础条件下,科技水平是难以得到质的飞跃,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八股取士” “愚民政策”
从宋朝以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方法就是首先控制读书人,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巩固封建统治,便逐渐的将科举制度变为控制读书人的思维机器,是的,他们醉心于科举取士,将他禁锢在了八股的牢笼之中,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读书人也就是将来社会的顶尖阶层,思维都被控制起来,也难以将科技带来进步。
同时,统治者为了更好的完善封建统治,便对平民实行“愚民政策”,将儒家思想逐渐的变为封建统治的顺民思维,实在是弊端颇多。
《中国通史》里有这么一句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科技发展的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清科技发展的趋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