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活动小组教学感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活动小组教学感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感悟?
读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后,我深深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坚韧不拔。科学是一种永不停歇的探索,需要科学家们耐心、勇气和创新精神。而这些科学家们的伟大成就,也受到了时代、社会和历史的影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科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科学所带来的一切成果。
在上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的通识课之前,我曾无数次猜想上课的形式与内容:是照本宣科,让人昏昏欲睡的“水课”,还是严肃易挂,让所有同学严正以待的“正课’?事实证明了我想象力的缺乏和武大通识教育课程组的良苦用心:大小班结合,大课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小课讨论积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同学们的共同智慧火花。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教科书精妙的内容安排,让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作为一个来自上海的“文理不分科生“我极少接触除了专业课之外的内容,对物理数学的课外知识与来历起源也因其课程本身的难度而兴致缺缺,几乎一无所知,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从科学的从无到有,从古希腊哲学的思辨而产生的历史起源,编至最新、最尖端、最难懂的相对论,层层深入的同时也深入浅出,将几乎没怎么学过物理的我首次带入了新奇的物理世界,而在接触了自然科学的历史之后,我对物理与数学的畏惧感,似乎也因对它们有所了解而渐渐淡化了。更有新奇的生物《物种起源》,神秘的DNA密码,《几何原本》的科学方法等待我们去探索,这极大的扩充了我的视野,让我发现了自己全新的可能性。
于此同时,小班课的存在也极大的加强了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学习的最好方法是教学,在尝试“讲懂”全班同学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不得不绞尽脑汁,四处寻找题目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但通识课程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对论等艰深的内容连世界上绝大多数顶尖的科学家也不能说完全理解,大一的同学们也只能学个半懂不懂,因为不了解,小班课也很难出现讨论,僵硬的从网上***下现成的答案,并在课上照本宣科的朗读,难免尴尬乏味。也许课程组可以考虑控制大班课内容与小班题目的难度,同时增强小班课讨论题目的开放性,让小班课更有内容可辩,也让大班课的“干货”更多些。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为之前从未刻意了解过自然科学内容的同学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社团活动心得体会,帮忙说说怎么写?
一般写社团活动主要写以下方面:
1、在活动项目上求新。说到科技活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车模、空模、船模等活动项目,这类活动学生非常而兴趣,但这类活动属于简单的动手拼装活动,而且需要购买器材,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所以科技乐翻天社团活动项目主要趋向动手动脑创新活动项目,如针对我校学生在倒垃圾时经常有抛洒滴漏的现象开展了“我设计的新型垃圾筒”活动、结合现有生活中大量抛弃的物品开展了“衣着盛装”设计活动,为了让学生认识如何增强结构稳定性,我们开展了限定材料、限定时间的创新设计活动,有“纸桥承重”、“鸡蛋装地球”、“超级搭建”等。总之,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我力求新而精,选择学生喜爱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2、在活动组织上求细。我将科技乐翻天社团活动时间定为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每周虽然只有一节活动时间,但如何在现有的时间内开展好活动,我认为活动组织要细,因为在开展一项活动前要做一些材料、资料的准备,像一些动植物的种养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管理,活动后要写收获与体会,而这些辅导老师不可能天天陪着你,所以我就发挥社团团长、社团组长的作用。社团团长主要负责活动项目的选择,每周二中午与辅导老师联系活动项目,协助老师准备活动材料等,平时督促学生完成各项活动,社团组长主要监督和反馈本组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同时,班主任老师也给了很大帮助与支持,活动感想列入班级小练笔,小组活动与班级常规评比相结合。
3、活动评价要实。班级有一份社团活动评价记录单,由社长和辅导老师结合学生每一次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活动成绩作评价,当学生活动累计3个A级时,科学课成绩免考优秀,当学生活动累计5个A级时,就可以被评为一级科学小院士。上学期结束后,就有一大部分同学获得免考奖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活动小组教学感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活动小组教学感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