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集体辞职,为什么?你如何看待?
最近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近百名工作人员集体辞职的新闻引发了舆论的持续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自由流动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毕竟***都有辞职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劳动合同***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这一权利才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但一次性有将近100名人才流失就不正常了。据媒体报道,集体辞职的起因是用人单位更换保安。窃以为,更换保安只是集体辞职的导火索,不是根本原因。反正我从来没见过因为自己单位换保安而辞职的案例。
马云说过,那些想辞职离开的人要么是因为钱给少了,要么是因为心受委屈了。根据我的分析,这次的集体辞职***也是因为这两个因素。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工作基本都是博士学位,但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才一万块钱。我觉得这个工资着实是太低了,不能够体现出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也无法让这些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其次,研究所在体制运行和管理模式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之处耽误了劳动者的进步和成长。之前就有人因为这些问题辞职,但是辞职后情况并没有任何的改观,这让很多人对研究所越来越失望进而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希望某些单位能确实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做到靠待遇留人、靠前景留人。我是榨汁小二郎,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并私信我。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近百人辞职,究竟为什么?肯定有主客观原因,不然的话,不会集体辞职。少数个别的人员辞职,这是正常的人才流动。近百人集体辞职,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研究院的领导应该深刻反思!在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院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是研究院的工作环境存在问题,另外也就是研究院的工资报酬和***待遇存在弊端。
【中科院合肥核研究所员工集体离职原因】#中科院赴合肥调查90多人集体离职#有细心的阿帆的抖音网友,个人通过网络搜索进行了“调查”发现:近90名员工集体离职的原因是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与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的矛盾导致(仅代表阿帆个人观点)。详细情况请听网友阿帆的叙述↓↓
视频加载中...没有在现场亲身经历过,只是从新闻上获得的一些信息,不敢妄下结论,但我认为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拥有事业编,是多少人想要而得不到的铁饭碗。为什么要自己砸铁饭碗呢?就算博士们竞争力强,就业面宽,可在当前疫情余震不断的时候,一个两个的离职跳槽有可能,90多人一起辞职很可能就有问题了。
根据我混迹职场多年的经验看,还是马云说的对,不是钱没给够,就是受委屈了。博士们当初去中科院事业编,肯定不是冲着钱去的,所以很大可能是受委屈了。一个单位,一两个人受排挤很正常,但单位一小半人都受到排挤,就不是马云说的那么简单了。
所以我推测,中科院职工集体离职是一场斗争,一场博弈。职场中经常山头林立,估计中科院也不能免俗。但在事业单位内,发展成你死我活的争斗,说明里面出大问题了。
中科院还是不要捂盖子了,赶紧派人去查,或者找第三方管理单位去查吧。捂盖子只能捂出更多的谣言和猜测,尽快查明,向大众公布真相,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您好,我来回答一下问题。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人才流失无非这几种情况:
- 一是领导的问题,对人才不重视,领导学生亲信攀枝错节,各个要害部门被领导亲信占据,特别是科研项目立项,年轻人能直接拿到的是各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专项、安徽省的科研基金以及中科院内部研发基金,国家基金有青年基金20多万,面上项目60-80万,安徽省的科研基金估计也没有多少,这些钱纯粹就是只能给学术能用的钱,对改变生活起不到什么作用,中科院内部科研立项应该被领导把控,非关系内地应该很难用到这笔钱,即使申请到了,也是领导一支笔把控,如果连续两年没有项目的博士很困难的。
- 二是所谓的内部机构改革,领导如果没有大的胸怀,会裁撤掉一些和自己无关的项目组和部门,而不是以国家需要长远方向来进行决策,任人唯亲,一把手决定用人,没有竞争机制,造成领导圈子外部的看不到上升的希望。
- 三是科研人员待遇低,没有大项目的科研人员待遇更低,仅仅靠工资生活。在没有归属感的集体里,很难持续的,不要让科研人员追求完美的奉献了,那应该在身心舒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 四是外行管理内行,这个就不说了,大家都明白。
- 中科院合肥这次***主要原因就是领导的问题,作为国家核心科学研究机构,这种领导任命是失败的。
现在企业对35岁以上人员就不招聘了,这种现象什么时候出现的?
根据拼多多的财报显示,2019年,拼多多员工近6000人,平均年龄27岁,人均创造GMV近1.7亿元。
在互联网行业,35岁不要说招聘,在岗的也会面临失业。主要是劳动强度高,35以上的人,有家庭要照顾,996受不了。不比年轻人,可以加班,学习能力也强。35岁如果还没做到管理层,失业了再找工作也不容易。
归根到底,还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这些年高效扩招,每年源源不断的毕业生,毕业生人数从1998年的82.98万上涨到2020年的874万。对企业来说,可以花更低的价钱找到更优质的人选,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活力,所以,肯定选年轻人。除非个别技术或管理能力很好的,做到总工这些管理岗位,年龄就不是限制。
也有些行业,提供不了高的薪酬,没有优势的企业,对年龄就没那么高要求了。比如保安,大型的企业或高档小区,工资有5-6千,招的都是年轻的人。但一些小企业门岗,工资2-3千,大都是招的50-60岁的。
所以我们在职场,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年龄就不是问题。
30岁以上的人,基本成家和有孩子啦!所以对工资和时间都有要求。 还有30岁以上的心智基本成熟了,很难像那些小年轻那么好骗了。所以都喜欢用年轻小的,低成本的人!所以30岁以前没有好的基础基本失业就没什么希望啊!!所以过一天算一天吧,活着真的不容易。还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
谢题主:早在2000左右在广东等沿海地区,企业工厂都已经对招聘人员年龄有了明确要求,一般都是要求在35岁以下。虽然在招收[_a***_]上没有明示在35岁,但是基本看了***后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毕竟在哪个时候改革开放不久,一切还在恢复发展,找工作相对来说比现在难度较大。尤其是电子行业,大多工厂为流水线作业,需要24小时机器运转,工人都是两班倒制,所以相对工作强度压力也是相对很高,要求特高,流水线作业不光拼的是速度效率和眼力,还有品质。年龄大了,虽然工作态度和各方面比年轻要胜一筹,但是思维,眼力和效率都跟不上年轻人那么敏捷。
随着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些企业得以壮大。用工量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的要求并没有随着科技发展而降低。除过一些环境很差的工厂企业和部门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干。招不来,只有提升年龄段来补充人员的短缺。那么有的工厂也会新老混合。来降低人员流失带来的品质风险。那么自我厂为例吧:工厂在这方面还是很人性化,为了湖南省人员就业率提升,操作工招50岁以下的汽车生产系列。电子事业部招聘45岁以下的。不过在今年也只招聘统一45岁以下了。虽然有些以操作工进来,也是根据公司事业部环境和其他综合要求给予你最高机会,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现场考试、竞聘。有很多可以经过考试考到比较好的自己满意的岗位。
总结:对于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确实存在不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也惊醒了很多人35岁左右人,不要轻易跳槽,除非公司倒闭了。其次就是能力超强。可以找到更高更好的工作。反之就踏踏实实干好当前工作。
感谢大家关注,我是 class="QIHEIHQeb92a6f36421ae4c link-at" data-uid="26999***510381672" href="***s://***.wukong***/user/?uid=26999***510381672" target="_blank"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